每日椽真:車用供應鏈「美漂」眉角多 | H20附帶15%收益上繳與封殺的距離
早安。
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威脅課徵100%半導體關稅,但同時承諾在美國設廠的晶片製造商可享豁免。不過,如台積電與三星電子(Samsung Electronics)等代表性廠商,已宣布將於美國進行大規模投資,鑑於這類投資規模龐大,有望獲得半導體關稅豁免。
近期,半導體產業的目光聚焦在一則未經官方證實、卻也未遭否認的傳聞:德州儀器(Texas Instruments, TI)即將大幅調漲部分產品價格,漲幅高達10~30%。然而,市場的解讀,恐遠比單純的價格變動來得複雜。
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:
三星泰勒廠投資上看500億美元 最終「王牌」有望韓美峰會揭曉
據傳,預計將在8月25日舉行的韓美高峰會談中,人工智慧(AI)半導體成為雙方領袖的重要議題之一,南韓主要企業也已準備擴大美國相關投資,期為南韓與美國的談判增添籌碼。
韓媒首爾經濟引述業界消息,稱三星原計劃在美國德州泰勒市投資440億美元,但因2024年底業績不佳,調整投資下修至370億美元。
隨著墨西哥成功爭取協議延長90天,並維持25%的關稅,當地市場的緊張氣氛暫時獲得緩解。車用供應鏈業者紛紛表示,拉貨持續回補,但為了因應後續的供應鏈重組,將啟動北美與亞太「雙基地」策略。
供應鏈業者指出,過去數月,輸美汽車零件受到關稅政策不明影響,尤其墨西哥因與美國接壤,更是步步為營。由於美國製造車輛長期依賴自墨西哥、加拿大等國進口零件,美國車廠同樣提心吊膽。如今,隨著多國關稅政策逐步明朗,市場拉貨逐漸恢復正常,甚至出現回補現象。
中國機器人雙雄攜NVIDIA攻「實體AI」市場 供應鏈迎成長契機
在人工智慧從「資訊空間」邁向「物理世界」的時刻,中國兩大機器人企業——宇樹科技、銀河通用正加深與NVIDIA合作,加速人形機器人及具身智慧技術的落地應用,藉此瞄準未來十年有望達兆級美元規模的機器人市場。
這場全球競賽不僅牽動製造、物流、醫療等產業,也讓電子與機電供應鏈看見新一波成長契機。
評析:H20重啟出口附帶15%收益上繳 業界憂距封殺恐僅一步之遙
儘管傳出好消息,NVIDIA與超微(AMD)旗下的H20、MI308晶片已獲美國官方批准恢復對中出口許可,然而,這項許可卻附帶前所未有的條件:NVIDIA須將晶片在中國市場銷售額的15%,上繳美國政府。
此舉立即引發中方輿論譁然。
南韓SK電信(SKT)近期發表2025年第2季財報,受USIM卡資料駭客事件影響,營業利益大幅下滑,第3季展望也不佳。不過SKT看好自身中長期競爭力,且AI事業將成為未來重要成長動能。
根據財報顯示,SKT 2025年第2季營收約4.3兆韓元(約30.9億美元),年減1.9%,營業利益為3,383億韓元,年減37.1%。資安事件導致全體用戶USIM更換及補償經銷商損失的一次性支出達2,500億韓元,並造成用戶大量流失及行銷成本上升。
責任編輯:陳奭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