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椽真:川普收不到關稅改收過路費? | 納智捷N5上市倒數計時
鏖戰超過3年的烏俄戰爭,在美俄兩國領袖在阿拉斯加的歷史性會談後,是否出現一絲和平曙光呢?
烏俄戰爭是2020年以來地緣政治最大的一場戰爭危機,不只影響歐洲地區的和平發展,也牽動供應鏈的穩定。在美國有意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決定後,川普(Donald Trump)特使Steve Witkoff也向媒體表示,俄羅斯對此一構想態度開放,Witkoff認為此類安全保障,可以取代俄羅斯總統Vladimir Putin長期拒絕烏克蘭成為北約成員國的作法,也為可能的結束戰爭提供交戰雙方皆可接受的和平協議處理方式。
以下是今日6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:
據近期外媒報導,美國政府將從NVIDIA與超微獲准出貨中國的營收中,抽取15%納入國庫。這項舉措,被業界視為一種另類的晶片關稅,也有人以「過路費」稱呼。
儘管美國總統川普、白宮高層及兩家公司均未否認這項說法,但白宮的回應暗示這項條件確實存在,更甚之,直接表明這次的收費方式將是一套模板。意味著此過路費模式,未來非常有可能拓展至更多半導體業者,引發業界對美國政府新政策的擔憂。
PCB上游銅箔基板(CCL)供應鏈傳出,迫於成本壓力驟升、產業惡性競爭加劇兩大主因,廣東建滔等中系廠商近期再度發出漲價通知。市場預期,台系業者有望跟進調整中、低階材料報價。
業界人士分析認為,儘管短期內上游原物料倉促調漲,不利於台系PCB業者在下半年旺季的毛利表現,但從中系CCL廠商接踵而來的漲價信函,中國當地供應鏈正透過重擬價格策略,由上而下扭轉「內卷式」的殺價競爭,長期來看可望讓整體市場價格逐步回穩。
台灣車市觀望氛圍依舊濃厚,新車銷售幾近停滯,尤其進口車是否將隨台美關稅談判落幕而調整價格,更是市場焦點。繼台灣賓士針對關稅與價格策略表態後,台灣奧迪亦明確表示,目前並無調整售價計畫。
傳統眼鏡行因AI眼鏡的出現,將迎來史上最大的轉型與發展契機。
宏達電首款VIVE系列AI眼鏡VIVE Eagle於14日正式亮相,在通路布局方面,宏達電除與台灣大哥大攜手合作外,另與眼鏡代理商2020EYEhaus也有合作。
雖然台灣汽車市場即將進入農曆民俗月的傳統淡季,但國產電動車仍是市場討論熱區,其中納智捷新款電動車N5熱度持續升溫。供應鏈也「劇透」指出,N5在續航里程與車內配置等方面皆具備競爭力,預期有望成為挽救2025年台灣新車銷售的動能之一。
國產電動車供應鏈透露,N5已完成內部測試,雖然車內空間與N7差異不大,但在舒適性更勝一籌。尤其N7底盤強調堅固與耐用,N5則在此基礎上增加更多彈性,並針對操控性進行優化,整體訴求鎖定舒適化。
台積電宣布赴美投資1,650億美元之後,台灣似乎沒有感受到美國對台灣的友好關照。
除了台灣的對等關稅比日、韓高之外,川普更揚言,要對半導體課300%關稅。已經在美設廠或計畫投資設廠的公司則可豁免。
美國老大哥突然翻臉不認人,對過去在WTO架構下資訊通訊協定(ITA)盡享免關稅優惠,而蓬勃發展的台灣電子業而言,猶如吃了一記悶棍。
責任編輯:張興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