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椽真:H20上演中美面子之爭 | 中國記憶體廠全面導入本土EDA | ASML、蔡司如何聯手逼退Nikon專利追殺? 智慧應用 影音
D Book
236
SEMI
Event

每日椽真:H20上演中美面子之爭 | 中國記憶體廠全面導入本土EDA | ASML、蔡司如何聯手逼退Nikon專利追殺?

  • 陳奭璁

早安。

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近期針對晶片關稅對外放話不斷,繼先前200%,現在已經到300%。相關業者坦言,在美國商務部實際的結果出來之前,川普要喊到500%還是1,000%,都不會感到特別意外,一切還是要看商務部最終提出的版本

外媒8月15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,川普政府(Trump Administration)正討論至少部分使用《晶片與科學法案》(CHIPS and Science Act,下稱晶片法案)提供的資金,用於收購英特爾(Intel)的股份。儘管討論處於早期階段,但其幾種可能的選擇,如將英特爾獲得的晶片法案撥款轉換為股權,或獲得新的聯邦撥款,或將該法案的撥款結合其他融資等

最後,即將出版的新書「造光者」內容中,提到ASML在2017年被尼康(Nikon)提告專利追殺,連蔡司也牽涉其中,但後來靠著一台不存在的相機發表,終於逼退尼康簽下交叉授權。詳情請見文末編輯手記。

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:

PCB上游傳高階產能供應警訊 擴產不及恐成AI供應鏈下一瓶頸

受惠於AI應用熱潮推動PCB價、量同步升級,不只先前壓抑CoWoS載板出貨動能的低膨脹係數(Low CTE)玻纖布,其他上游關鍵材料如銅箔基板(CCL)所需的低介電(Low Dk)玻纖布、HVLP銅箔,甚至是用於PCB鑽孔的鍍膜鑽針等,高階產能供應正全面傳出吃緊警訊。

業界人士分析認為,觀察AI GPU及AI ASIC體系客戶,新一代伺服器的備貨時間點,多數集中於2026下半年。若PCB上游供應鏈產能擴充腳步,趕不上客戶未來的訂單放量計劃,高階玻纖布缺料導致CoWoS載板供貨卡關,而拖累整條AI供應鏈的局面,恐將再次上演。

內部場域經驗轉化對外解決方案 友達「輸出」子公司搶商機

友達旗下子公司友達數位與友達宇沛,將參加2025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,以「數據賦能永續」為展示主軸,整合AIoT、能源管理、碳排監控與智慧製造的核心技術,打造涵蓋數據整合、AI優化到節能減碳的全方位解決方案。

友達表示,工業5.0是製造業演進的重要下一步,透過AI技術深化人機協作,並以永續發展為核心,提升效率的同時,也創造環境與經濟雙贏。友達發揮多年製造經驗與技術整合能力,將內部場域經驗轉化為對外服務的解決方案,協助企業智慧轉型與永續升級。

無人機擬轉列彈藥耗材 民間企業加速配合生產

政府帶頭啟動新一波高達5萬架的無人機採購案,不過相較先前的無人機採購多集中於監偵型,業界認為此次意在向民間籌獲更多具有攻擊能力的中、小型無人機。

不過由於無人機迭代速度快,尤其是攻擊型的小型無人機消耗量驚人,日前國軍也證實,未來將把無人機轉列為耗材彈藥,而此舉有望加速採購流程,也可擴大與民間廠商配合大幅生產。

中國記憶體廠全面導入本土EDA 華大九天扮關鍵推手

中國晶片製造正加速邁向自主化,隨著長鑫存儲(CXMT)與長江存儲(YMTC)兩大龍頭積極推進DRAM與NAND Flash量產,市場焦點逐漸轉向背後的核心設計平台——EDA工具的本土化。近期,中國本土EDA業者所研發的全流程系統正切入大規模記憶體晶片量產環節,被視為突破國際封鎖的一項重要突破。

記憶體晶片作為半導體產業三大支柱之一,隨著AI、大數據與高速運算需求激增,設計難度不斷攀升。過去,中國廠商主要依賴國際EDA大廠如新思(Synopsys)、益華電腦(Cadence)的EDA平台工具,但在地緣政治與技術封鎖背景下,這種依賴模式面臨高度風險。

H20上演中美面子之爭 黃仁勳的穿梭外交還管用嗎?

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11日親自宣布NVIDIA H20晶片正式放行出貨給中國,在此之前,7月底也傳出NVIDIA向台積電下訂30萬顆H20備庫存,以因應中國強勁需求。但川普高姿態放行H20,中國顯然沒有要照單全收的意思,甚至做出柔性抵制動作。

如北京近期不斷質疑H20「後門」安全性問題,發函督促涉政府業務中國企業不要買H20,甚至傳出阿里巴巴、字節跳動等中國科技巨擘被要求就所訂購H20用途解釋,凸顯出北京對國際社會擺出不甘當美國供應鏈小老弟,不願隨川普言行起舞的姿態。

編輯手記:專利戰逆襲!ASML靠不存在的相機守住市占霸主地位

以下內容,摘自「造光者」,副標題為:晶片戰爭中最神秘的關鍵企業,微影巨人ASML制霸未來科技賽局的崛起之路,由天下雜誌出版,預計9月3日出版。

----

在荷蘭,一個強大的企業正在崛起。多年來,這家公司在一項看似不可能的技術上投入了大量資金,後來終於開花結果。2017年,ASML宣布新型的EUV機台為公司帶來逾十億歐元的營收。與此同時,ASML在傳統曝光機系統的市占率已攀升至九成。

有另一家公司正咬牙切齒地看著這一切:日本的尼康(Nikon)。1990年代以前,這家日本科技集團一直是曝光機的市場龍頭,直到ASML橫空出世,一舉顛覆市場,奪下霸主的寶座。不過,當你被趕下寶座時,還有一條翻身之路:告上法庭。

2017年4月,尼康第二次對ASML提起專利訴訟,連德國光學大廠蔡司的半導體部門也意外捲入其中。日方指控他們在荷蘭侵犯了十一項專利,同時也在德國和日本提出訴訟。一旦法院做出對尼康有利的判決,ASML將被迫停止在維荷芬的機台生產。儘管已是市場龍頭,生產禁令的威脅仍再次讓ASML陷入存亡危機。不過這一次,ASML早有準備。

ASML對2001年尼康第一次提出的專利控訴記憶猶新。當年那場突如其來的訴訟,最終在2004年以交互授權協議落幕。交互授權協議到期前,ASML曾多次主動接觸尼康商延展事宜,但日方始終不發一語。

相對的,ASML對任何與日本競爭對手有關的事物都很排斥。你絕對不會看到ASML的資深員工使用佳能或尼康的相機。他們寧可選擇奧林巴斯(Olympus)或索尼——畢竟,日本確實生產全球最好的相機。

這讓ASML當時的執行長麥瑞斯(Eric Meurice)想到一個主意,他自認是超棒的點子。2011年,就在這位法籍執行長卸任的前兩年,他找ASML技術長布令克(Martin van den Brink)提出計畫:一旦日方對曝光機提出任何控訴,ASML就用相機專利反擊,直攻尼康的痛處。麥瑞斯語重心長地警告布令克:「你遲早會遇上麻煩,必須在他們的主場給予反擊,務必要拿到那些專利。」布令克把這個警告牢記在心。他們需要收購專利,而且最好做得神不知鬼不覺。

company.info的資料庫顯示,2011年10月,一家名為Tarsium有限公司的公司成立。這是ASML為了躲避尼康律師的法眼而設立的空殼公司。2012年至2014年間,Tarsium斥資近一千萬歐元,從惠普、全錄、聯發科、美國專利聚合公司高智發明(Intellectual Ventures)等公司收購數位攝影專利。

2014年交互授權協議到期後,ASML聘請了智財權領域專家威廉・霍英(Willem Hoyng)。霍英組了一個二十人的律師團隊。2015年與2016年,調解再度失敗,無可避免的法律戰終於爆發。新一輪專利戰就此開打,尼康於2017年4月24日發起首波攻勢後,ASML馬上祭出祕密武器。4月28日,Tarsium把所有專利轉讓給ASML與蔡司。同一天,這兩家公司就對尼康提出訴訟。

外界得知反訴竟然是針對相機時,都大感意外,這不是有關微影技術的訴訟嗎?幾乎每週五,律師團隊都按要求來到ASML腦力激盪。他們認為尼康並不是真的想讓ASML停產:他們想要錢,而且是很多錢。但布令克並不打算讓競爭對手予取予求。

法官要求尼康與ASML展開協商,但尼康毫無談判意願:他們想先贏一個案件,再拿這個勝訴當籌碼逼ASML支付更多的錢。在荷蘭的前四個案件都判ASML和蔡司勝訴,但這還不是慶祝的時候,每個案子都攸關公司的存亡。如今與ASML已密不可分的蔡司,更是憂心忡忡。

一年半後,轉機終於出現了。2018年8月,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(ITC)裁定,尼康侵犯了ASML與蔡司擁有的相機專利。突然間,尼康的相機部門面臨美國的進口禁令,日方開始緊張了。

身為ITC的申訴方,ASML與蔡司必須證明他們確實蒙受經濟損失,這表示他們需要在美國市場上銷售一款使用到這些專利技術的相機。2018年秋天,蔡司宣布推出ZX1相機。這是一款搭載定焦鏡頭和大型觸控螢幕的數位相機:全黑機身、稜角分明,內建相片編輯軟體和網路連線功能。還配上一個朗朗上口的標語:「拍攝、編修、分享,一氣呵成」。
這個消息讓業界媒體困惑不解。蔡司上次製造相機,還是底片時代。自從iPhone問世後,數位相機的銷量就一路下滑,多數人都用手機拍照。蔡司這時居然要進軍這個式微的市場,這是認真的嗎?

蔡司承諾ZX1將於2019年初上市,但拒絕透露售價。美國分公司的團隊打造了幾台原型機,蔡司也在科隆的世界影像博覽會(Photokina)上發表了這款相機。發表會場面盛大,員工以熱烈掌聲迎接到場的媒體,彷彿整個潮流完全翻轉。

最終,日方讓步。2019年1月20日,尼康、ASML 和蔡司共同宣布達成協議:德荷雙方支付尼康1.5億歐元(ASML占1.31億),換取其專利使用權至2029年,並同意ASML未來每台浸潤式設備支付0.8%權利金,遠低於尼康原本的要求。

2019年10月,空殼公司Tarsium悄然消失。至於那款ZX1相機呢?只有少數評測人員拿到了原型機。一些影片和部落格讚賞它的金屬鏡頭蓋和無聲快門,還附背帶。但這台相機究竟什麼時候才能買到?

ZX1始終沒有真正開賣,更遑論出貨。每次有攝影師詢問,蔡司的官方回應都是:「我們對相機的每個細節都力求完美。」故事就這樣結束了。到了2020年,蔡司改口說ZX1只是一台「概念相機」。

不過,ZX1也不是完全沒留下蹤跡。布令克在他的辦公室裡翻找出一個白色盒子。盒子正面印著「Zeiss ZX1」——包裝依然完整。他把相機舉到眼前,露出笑容。「全新的,不知道能不能用,我從來沒用它拍過照。」

 
責任編輯:陳奭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