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椽真:中國車市價格戰引爆生存危機 | 今年手機市場成長還是衰退?
早安。
2025年SEMICON TAIWAN展會即將盛大登場。DIGTIMES於9月4日搶先舉辦「半導體產業前瞻趨勢論壇」,並由DIGITIMES暨IC之音董事長黃欽勇擔任開場講者,以「半導體在全球ICT供應鏈的核心地位與展望」為題,解析全球半導體產業與地緣政治之間的巧妙變化。
他分析認為「台積電減一」趨勢板上釘釘,就算三星電子(Samsung Electronics)、英特爾(Intel)從現在開始急起直追,也難以追趕其在全球7成的市佔率以及高達420億美元的年度資本支出,因此未來在技術發展上,勢必將落後一個世代以上。
另外,盧超群直言,AI跟半導體是「天作之合」,是關係高度密切的共生體,彼此缺一不可,這也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何在這個時代變得如此重要。沒有台灣的供應鏈支援,美國的AI產業是賺不到錢的,台灣和半導體產業在此大趨勢下,將有非常好的發展機會。
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:
4月時美國提出的對等關稅,打亂全球貿易活動與經濟走勢。當中手機產業亦難逃波及,除全球需求量已因此下修外,年需求是否由正轉負,也成市場熱議項目。
疫情之後的報復性消費沒有出現,讓手機產業在2022、2023年出現負成長;然2024年起經由生成式AI驅動,讓手機重回正成長軌道後,原外界預期生成式AI議題持續熱絡,可讓今年全球手機需求增溫。
ChatGPT在南韓成國民等級App 月活躍用戶突破2,000萬
人工智慧(AI)逐漸深入人群生活,據南韓最新調查,OpenAI聊天型機器人ChatGPT已晉升為南韓「國民等級App」。南韓每10名智慧型手機使用者中,就有4人使用ChatGPT,顯示AI技術已成社會核心族群的必備工具。
據韓媒ZDNet Korea、ET News等報導,南韓數據統計平台Wiseapp·Retail·Goods報告,在南韓智慧型手機用戶(Android、iOS)的抽樣調查中,截至2025年8月,南韓「ChatGPT」應用程式的月活躍使用者數(MAU)達2,031萬人,年增幅度約5倍,刷新歷史紀錄。
隨著復古風來襲,數位相機(DSC)的需求跟著回春,亞光、佳能等都傳來好消息,但幾家歡樂幾家愁,數位單眼相機(DSLR)的鏡頭供應鏈則相對黯淡。
數位相機近來需求亮眼,根據日本相機暨影像產品協會(CIPA)數據,因美洲需求暴增,帶動2025年7月全球數位相機出貨量較2024年同期增加8.2%至86.7萬台,且為連續第15個月成長,月出貨量則僅低於5月的91.1萬台,為2025年次高。
2025年第2季,中國三大網路大廠BAT(百度、阿里巴巴、騰訊)財報揭示了在AI浪潮下的驚人成長。三家公司共計約投入人民幣(單位下同)615.83億元資本支出,年增率約168%,季增12%,創下歷史新高。
這不僅反映出中國雲端服務供應商(CSP)對AI基建的強勁需求,也代表加速採購本土AI晶片,以緩解應對海外供應鏈限制與成本壓力。
中國車市價格戰持續,使汽車經銷商的生存困境日益加劇,呈現大幅度集體利潤潰敗的危機,凸顯傳統商業模式的崩解及經銷商與車廠之間信任裂痕加大。
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調查,2025年上半,汽車經銷商的虧損比例首次突破半數,達52.6%,創下近8年來的歷史新高。過去賣車賺錢的核心信仰已被徹底否定。
責任編輯:陳奭璁